年前九月,藉「丝路之旅』之便,重游西安,专访「陕西魏徵研究会』会长吕效祖先生,对穴群书治要考译》行将脱稿付梓,特致贺忱。穴群书治要》是唐相魏徵整理历代帝王治理国家得失的著述,唐太宗誉为朝政「致治稽古』的文献。我忝为「中华魏徵文化事业发展促进会」的一员,义不容辞的理当为这部《考译》的出版表示衷心的敬意。除了已由本会预购赠阅魏氏宗亲团体外,深盼主管文教机构,包括图书馆、阅览室都能够订购收藏、陈列、供读,为阐扬贞观盛世传承t分致治理念。 行前与吕会长同时邀叙西安地区艺文界好友,应邀的有张化洲、屈如瀚、武炳文 、董治顺、陈默、冯致远等书画名家,特别感谢他们去年提供作品,参加本会在台北举行的纪念魏徵诞辰书画联展。西安魏氏宗亲魏明仲、魏明哲、魏明义、魏明道、魏建权等诸位宗长也参加我们的邀叙,大家都有腔久别重逢的喜悦。回忆一九九八年,我偕同世界魏氏宗亲总会诸位执事宗长,在西安整修魏徵陵墓,举行魏氏恳亲大会时,西安地区许许多多的朋友,给了我们许许多多的帮助与鼓励,可谓留给我们永远难忘的友谊。 魏徵陵墓在陕西礼泉县东北隅的九峻山上,是唐太宗的陪葬墓,昭陵共有一百六十七座陪葬墓,目前都由昭陵博物馆维护列管。在整修魏陵期间,吕会长曾建议同时修建t座魏徵纪念馆,收藏魏徵史迹文物,当时我们曾属意西安近郊一处废弃公园,不意主管单位不肯「无偿拨用』以致未能如愿。据悉魏徵陵墓修复後,不时有魏氏族人前往悼祭,西安地区魏氏宗亲联络人魏建权宗长,每年清明节也都偕同家人并邀约族亲前往扫墓,前年并特别在墓前挖取一撮墓土寄回台北,现在供奉在台北魏氏宗祠「崇孝祠一的祖宠上,这一桩小小的举措,正代表了魏氏後裔崇怀祖德的孝思,也彰显了忠孝传家的民族文化美德。近年来,两岸文化交流日炽,这些以氏族寻根祭祖访亲睦族的互动,是唯一以民族认同宗谊同脉的感性交流。 中华魏徵文化事业发展促进会与世界魏氏宗亲总会共同发行这份钜鹿会刊,并以文化性、宗族情为编辑理念,以敦亲睦族,宏扬祖德为使命而自许,敬请族亲前辈、社会先进,给予指导与鼓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