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敬请赐稿

 (1) (2) (3) (4) (5.6) (7)()()

返回主页

 

第四期目录

钜鹿话题 

会务报道--

中华魏徵文化事业发展促进会会务报道

世界魏氏宗亲总会魏锦芳连任理事长

魏氏文化访问团闽省访亲行

巍巍魏氏    祖德流芳--

为召开魏氏宗亲第三届恳亲大会敬告全体宗亲书

晋州市副市长纪占兴来访

泉州魏氏宗亲总会筹组成立

福田团膳企业通过IS090巳国际品保认证

高雄市魏氏宗亲会魏聪明当选六届理事

寻根之旅--

河南桓阳魏氏探源

福州魏氏先贤 田园诗人魏杰

魏氏九合堂

晋江曾村祠堂 凤池魏氏家庙

晋江嘉应庙奉祀「九龙三公』由来

鹤山衍派的由来

魏徵公廿三世孙肇居泉州西福 魏九郎公墓迁葬城东皇迹山

人物傅真--

魏陈薇 珍惜曾经拥有

魏起 乐于助人 广结善缘

魏正波 现任国际业余美术家同盟执行长

魏永刚 拥有军中警察的荣誉

魏徵的故事--

魏徵在历史上的地位

魏徵的故事(续)

艺文园地--

抗煞防疫谈读书

忆往杂感

法律信箱:赠与相关法律问题释疑

钜鹿话画

附录--
本期乐捐助印芳名录
封面:闽北武夷山碧潭古松
封底:武夷山大红袍
 
 
站点管理

晋江嘉应庙奉祀  「九龙三公』由来 

【 作者:晋江嘉应庙提供  更新时间:2005-8-12 】
 
   「九龙三公」俗称「三公爷」,是福建泉州晋江十都东石仙迹境莆阳蔡氏玉井户、珠泽户、西霞户及紫云
黄氏、聚书丁氏、芦山苏氏居住民虔诚奉祀的保护神,即「当境」。
    九龙三公是明朝洪武帚追封宋代魏府三代忠良的「谧号」。
    魏府三公生为英,化为灵,英灵感应,显赫千秋。
    宋嘉定间资政殿学士魏了翁,字华父,四川浦江人氏,曾於两淮抗金,献边防十策。後为奸臣黜退,领其四子随宋南宗子南迁泉州,卜居白鹤山下,著书立说,开馆讲学,称鹤山先生,四子均进士。其子国佐,字延龄,淳佑元年辛丑科进士,任江西潭州、福建漳州推官,咸淳间元军侵宋,授云黔粤五军都统制,抗元兵抄江右。延龄子魏天忠,端宗景炎年间,元军南侵时授御史之职,与张世杰、文天祥、陆秀夫护驾幼主端宗赵呈与弟赵禺南迁到泉州,时泉州招讨使蒲寿庚闭城不纳,二帚失散,魏天忠随端宗航海由东石走张家口(《『清透溪)至同安刘五店转金门,当宋室君臣舟入金门时,遭兵追围阻击,再走烈屿投奔漳州白水营,忽元将阿刺罕率军追至,端宗君臣急走九龙岭,其时群臣失散过半,元军包抄而来,遣使迫宋主服毒自尽,宋君臣皆惊慌失色,唯独魏天忠挺身而出,责斥元使,请帚龙袍加身,代帚饮鸩殉节。死後全身发黑,两眼圆睁,立而不仆。时人感其忠烈,厚礼葬於九龙溪畔虎头山,营造「魏公墓」,供人瞻拜。逮至元军覆灭,明太祖登基,洪武二年(一三六九)重整朝纲,洪武君感念魏府三代忠良,特追封其三代为「九龙三公」尊号,并敕建祠曰「昭明宫」祀享。原昭明宫有一联文:「虎穴山中留胜迹,龙溪界上著英灵。一
    传说,「魏公墓」营筑在虎头山虎眼穴,当时魏公有一个外在漳州当赋榣官,时常骑马得从魏公墓前经过,须下马施礼拜揖,甚感不便,即派人拓路从墓後经过。谁知,拓路时伤碍著「虎眼」,突然天乌地暗,雷雨交加,山洪暴发,把「魏公墓」冲毁,「虎眼」化作卵石,随波逐流沿九龙溪浮游到东石海面。恰有苏二世祖顺德公二三七O—一四二七)正在海中放缯,卵石游入网中,一连三次,去而复来,顺德奇之,戏言曰:「汝果灵圣,能帮我满桶鱼而归,我定将汝带回。一果若所愿,顺德即将灵石带回放於海头宫。乡中群童来玩「躂水翩」游戏,一童拾卵石琢瓦片,忽指破血流,神态恍惚口念佛语谶诗九十九首,乡贤急录,皆为五言绝 句,遂将浮石及谶诗珍藏置於境主宫里。明洪武二十三年庚午二三九四)聘名师塑魏公坐像,将浮石置於佛腹中。佛像体态魁伟,两眼晶莹能转动四顾,栩栩如生,十分传神。立区「浮石锺灵」r,水镇仙迹」,因神明显赫,有求必应,应者必灵,故命庙名「嘉应庙一」
    正因三公爷信赖苏公顺德,故三公爷每次出巡领路头旗必由东苏户举之,理在於斯。明末,有下少
东石人跟随郑成功东渡收复台湾:清代,又有下少东石人渡台谋生,并定居厶口湾。渡厶口的乡亲不忘祖家神祗,带去三公爷的香火,在聚居地塑像建库奉祀,所以台湾有不少嘉应庙分炉。(撰文:金琦、尤资)
  【来  自】:本站原创
  【阅读数】:749
  【录  入】:wra  
 
 
发表评论】【发表文章】【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会 址:(800)高雄市新兴区文化路66号7楼 电 话:(07)282—0607

邮政登记:中华邮政南台字第1160号杂志交寄 邮政划拨:42042498

   传 真:(07)211—9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