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敬请赐稿

返回主页

 

第五.六期合订本目录

钜鹿话题 

编者的话

会务报道--

世界魏氏宗亲第三届恳亲大会献词

贺第三届恳亲大会圆满成功

世界魏氏宗亲第三届恳亲大会议程

世界魏氏宗亲第三届恳亲大会中心议题

世界魏氏宗亲第三届恳亲大会议案

世界魏氏宗亲第三届恳亲大会会务拾穗

中华魏徵文化事业发展促进会会员大会

中华魏徵文化事业发展促进会会务报道

台北市魏氏宗亲会会员大会 

巍巍魏氏    祖德流芳--

马来西亚柔佛州麻蜀魏氏公会团访报道

魏海敏——享誉国际的京剧名旦

魏应充主持味全企业有成

[第一家]魏成辉的成功故事

魏照涛画展誉香江

魏利退而不休 寿而弥

魏徵研究--

陕西魏徵研究会简介

河北省馆陶县魏徵研究会简介

河北省晋州市魏徵研究会简介

再登魏徵籍贯(故里)是河北晋州

魏氏(姬姓支系)世系渊源考略

魏徵新傅

魏徵远祖姓氏籍贯变迁考

魏徵故里  

魏徵住宅在长安城内永兴坊的考登

徵公[十渐不克终疏]的现代意义

魏徵的故里(续

先贤馨香录--

近代中国著名思想家魏源

巾帼英雄魏箴

纪念南宋学者、理学家—魏了翁

魏杰与鹤山草  的文化价值

人物傅真--
魏远芳   应韬   魏亚月    魏杰
钜鹿通讯--

情深许忆访台

世界魏氏宗亲总会网站

来函照登——福建省永定县 贺函

福建省漳州钜鹿族谱编委员贺函

台北市魏氏宗亲会金门自强活动家

艺文园地--

法律信箱——不动  相邻关系释疑

平衡饮食  养生保健——我们都能活过一百岁

洋葱葡萄的敬人效果  药水之妙用

广告--

魏永桂经营宝石   设班助残胞学一云

福田团企业

广东弘光建筑玻璃有限公司

三维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税控解决方案的前沿厂商

钜鹿画话--
封面:马来西亚名胜双峰塔
封底:图书吉隆坡之晨——魏照涛书师画作
 
站点管理

巾帼英雄魏箴 

【 作者:杨惠民  更新时间:2004-12-25 】
 

    福建漳州市苏城区浦南镇松州威惠庙的后殿,原来奉祀开漳威惠圣王陈元光的亲人,其中一尊老妇女的像,是陈元光的祖母,巾帼英雄魏箴。
    魏箴字玉珏,一作唐谏议大夫魏微之妹,一作隋中书令魏潜之女。开皇十九年(公元五九九年)生,十八岁嫁给隋朝中郎将怀化将军东陈克耕(克耕的祖父陈霸汉是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的堂兄弟)。当隋朝之乱,克耕的父亲陈果仁事隋 ,平乱死於浙江,陈克耕因晦幽居。吴浙好议者,聚众推载 、挟持陈克耕为元帅,要恢复陈国为号召,驰聘中原。魏氏劝克耕辞众躲避,不得己就集乱民保护一方,可消祸为福。她还讲太丘九世已有天子,物无长盛之理。隋既无道,当世必有其主,如率众辅佐,必广延光祚。谋复陈国之事遂事。
    未腧年,唐秦王李世民去河西,魏氏劝克耕说:「秦王威震四海,今拔燕晋,正好率众翊之,共靖隋乱。」陈克耕听从其议,率精兵五万辅佐李世民攻霍吧和临汾郡。唐统一 中国,太宗御制赞陈克耕说:「师东塞曰训,从众之义)率众来,同陈朱说(悦),困窦搞光缉熙帝,载不自为功。一陈克耕是唐朝开国元勋,魏氏劝载有功。克耕享寿六十二,葬浮 光之源。
    魏氏三子,延世赏恩显,长敏,封中郎将,孙元敬;次敷,封右郎将,孙元口;季政,封左郎将,孙元光。
    唐高宗总章二年二父八九年),闽粤泉(今福州)潮问南蛮啸乱、龙溪县柳营驻军曾镇府,年老力衰,无力平乱。百姓 受苦,求派有威望镇帅靖边。诏陈政出镇绥安,官晋朝议大夫,岭南行军总管,率副将宣威将军许陶等二三一员战,府 兵三六OO名和一批军眷入闳,陈元光随父南征,许陶子许天正任文职。中原兵马备极劳累到了柳营江,陈政接任後,南蛮聚众万余人与官兵对抗。南蛮势盛,眷属哭了。陈元光的母亲司空淑人再三劝谕:「英雄死义,马革裹尸体!」陈政估计寡不敌众,奏请增兵。
    朝延准奏,诏陈敏、陈敷领军校五十八姓援兵。魏氏见三子俱南下,付宅第於亲属,挈亲俱往。行军到浙江须江县市政(今江山县),敏敷病亡。魏氏挥泪葬子。至闽汉兴(今浦城)二兀敬元缴也病亡。魏氏晨昏号哭,将土为之落泪。救兵如救火,魏氏葬了孙儿,率军南下与陈政会合。
    援兵至,陈政出奇兵袭击南蛮,打了胜仗。移屯西岸,且战且抚,盘陀一役,杀了寇首,蛮人归附,置地居住,後人称唐化里。
    陈政进军绥安,择地开屯建堡。南蛮畏威,民渐安息。仪风二年:八七七年)四月,陈政病殁,终年六十二岁,钦赐祭葬於云霄山(今称军山)。隔年,司空氏卒,寿六十年,与陈政合葬。
    仪风二年,陈元光二十一岁,代领其众,魏氏以开国元勋陈克耕夫人身份,扶持孙小。时值广寇陈谦连结峒蛮苗自成,雷万兴攻陷潮阳,闽粤震动。潮州刺史常怀德请陈元光出兵,当时陈元光处境为难,宣威将军许天正竭力辅佐,运筹帷幄。魏氏坐镇後方,筹措征戌。穴潮府志移文载。二兀光率轻骑征讨,伐木通道,大小百余战,俘敌万计。」潮阳之乱终於平了。永隆二年:八八一年),盗起南海边邑,循州司马高定受命征讨,檄陈元光入朝。元光率军沿山倍道,潜袭寇桑,俘获万计,於金溪杀了首恶,徒顽民於宁远。乱
平返漳,事闻,於高宗永淳二年二八八三),晋正议大夫,岭南行军总管。
    陈元光上穴请建州县表移垂拱二年二八八六)十二月九日置漳州,辖漳浦、怀恩二县,州署西林(云霄境内),诏晋中郎将右鹰扬卫率府怀化大将军,世守漳州刺史。魏氏出谋划策,管抚军士,收集人民,增拓田野。
    宣威将军许天正,入闽前举明经,随父许陶入闽。父卒於兵,袭父职。他在军政之暇,手不释卷,军中流传:「别驾秀辗,文不加点,点须成典,瞟我邦宪。」魏氏看见许天正博学能文,令军中孩子悉从就学·陈元光的儿子陈晌,七岁时就学於许天正。俗语:明师出高徒。「以答陈晌举明经,回漳主持文学。龙溪县令席宏隆礼聘主乡校,於景龙二年(七O八)在龙溪县二十三四都辟松州书院(今松州威惠庙址)授徒,与士民讲论典故,开士子茅塞。景云二年(七一二,陈元光战殁,陈晌庐墓三年,服满袭父职。开元二十五年
(七三七年)致政,回松州书院授徒,天宝元年(七四二」卒·寿六十二。葬枫林堡木棉庵南山蕉子坑。
    陈晌授徒和训晦士民的影响深远,龙溪县原来是「海滨世无仕进者」,陈垧在开元年问登王维榜,摘掉龙溪县「世 无仕进者」的帽子,安史之乱九年,长安、洛阳成为空城。乱平,社会逐渐安定,漳州从贞元八年(七九二)起,陆有人中进士。全唐一代,福建科名登第一五五人,其中龙溪县十人,仅次於莆田、闽县、侯官,居全省第四位。另漳浦县二人。叁况州府志移论日:「陈晌将家,子揭德振华,能以儒术显功名於景云、开元间,清漳自宋迄今(清朝),多钜人长 德,以鸿文粹学,衣被天下,先河後海,必以晌称首焉。久 志锣赞陈晌,荣及其师,源自魏氏。
    垂拱四年二八八八)五月初五日,魏氏设宴请诸僚佐,席散无疾而终,寿九十五(加闰月之数)。百姓知道了,泉潮二 州父老,百里载牲礼来祭奠o/水昌元年二八八九)五月下葬云霄半径山二兀光以支孙承重,庐墓半径。州事付许天正。
    穴漳州府志锣论日:「总章以前,漳州未辟,建保设屯,实首陈归德将军,遂扼闽粤之吭,开千百世衣冠之物二兀光继之,始置方州式廓。疆士泽流,海邦求策所载,邈焉寡 俦。後人以州置自元光,忘厥初基,祀元光而弗及其父政, 与诉流忘源何以异!」  穴志锣  「论溯源陈政,则魏氏辅佐之 功彪炳。
    魏氏在隋朝混乱之时,高瞻远瞩,对克耕进言走正道,赢得开国元勋,唐太宗的称赞,光宗耀祖,世延恩显。高宗朝,陈政奉治平泉潮闾南蛮啸乱,寡不敌众,请增兵。敏、敷率兵救援,途中二子二孙病故,三军无帅,关键时刻,年 过七十的魏氏,在悲痛中毅然率军南下,与陈政会合,打败 南蛮,进军绥安,开屯建堡,民渐安息。「万里提兵路,三苗葬子方」。魏氏功不泯灭。陈政病故,年轻的陈元光统领 老将,有赖魏氏的扶持。是年陈谦攻陷潮阳,情况非常二兀 光率军人潮,前方有许天正等辅佐,後方,德高望重的魏氏
坐镇。乱平二则方立功,後方安定,有魏氏的一份功劳。垂拱建州,魏氏共谋管抚军士,收集人民,开拓田野,惠泽军民。「村黎爱慕臣」,尊称魏氏为魏妈。魏氏是陈家建功立业的功臣,也是开漳建漳名不上榜的巾帼英雄。
  参考的材料:《漳州府志》、《龙溪县志》、《漳浦县志》、《颖川陈氏开漳谱》、《广东饶平大卷陈氏族谱》、《陈元光年谱》、《白石丁氏古谱》、《漳南许氏家谱》、《福建教育史志资料集第六辑》、《龙湖集》

  【来  自】:本站原创
  【阅读数】:19
  【录  入】:wra  
 
 
发表评论】【发表文章】【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会 址:(800)高雄市新兴区文化路66号7楼 电 话:(07)282—0607

邮政登记:中华邮政南台字第1160号杂志交寄 邮政划拨:42042498

   传 真:(07)211—9185